習近平緻信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強調
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
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向全國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
緻以節日問候和誠摯祝福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新華社北京9月9日電 全國優秀教師代表座談會9月9日在京召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緻信與會教師代表,在第三十九個教師節到來之際,代表黨中央,向他們和全國廣大教師及教育工作者緻以節日的問候和誠摯的祝福。
習近平在信中說,長期以來, 以你們為代表的全國廣大教師認真貫 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培根鑄魂,培養了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了大批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了重要貢獻。教師群體中湧現出一批教育家和優秀教師,他們具有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 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勤 學笃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态度,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展現了中國特有的教育家精神。
習近平強調,新征程上,希望你們和全國廣大教師以教育家為榜樣,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樹立“躬 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自信自強、踔厲奮發,為強國建設、民族複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強作出批示指出,教師是立教之本、興教之源,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 國務院高度重視教師隊伍建設,教師隊伍素質不斷提升,結構不斷優化,待遇不斷提高,教師隊伍建設取得曆史性成就,為黨和國家培育了大批優秀人才,為我國教育事業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 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刻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和黨 的二十大精神,大力弘揚教育家精神,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提升教書育人能力,優化教師管理和資源配置,加 大待遇保障力度,完善榮譽表彰體系,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濃厚氛圍, 讓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和令人羨慕的職業,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丁薛祥出席會議,傳達習近平緻信和李強批示并講話。
丁薛祥在講話中表示,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李強總理作出批示,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廣大教師的關心和重視。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充分肯定廣大教師為國家發展、民族振興作出的重要 貢獻,深刻闡釋教育家精神的豐富内涵和實踐要求,賦予新時代人民教師崇高使命。希望廣大教師認真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弘揚教育家精 神,潛心教書育人、培根鑄魂,持續為國家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造就更多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要堅定心有大我、至誠報國的理想信念,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陶冶言為士則、行為世範的道德情操,努力做“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涵養啟智潤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讓每個學生都 有人生出彩的機會;秉持勤學笃行、求是創新的躬耕态度,成為終身學習的踐行者;勤修樂教愛生、甘于奉獻的仁愛之心,用大愛書寫教育人生;樹立胸懷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揚全人類共同價值。
丁薛祥強調,各地各部門要把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基礎工作,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培養造就一大批高質量的教師;依法保障教師待遇,吸引和穩定優秀人才從教;優化教師管理與結構配置,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堅持師德師風第一标準,全面落實新時 代教師職業行為準則;營造尊師重教社會風尚,讓“人民教師,無上光榮”的觀念深入人心。
中國人民大學榮譽一級教授高銘暄、北京師範大學資深教授顧明遠、浙江省杭州第二中學校長蔡小雄、清華大學教授賀克斌、深圳信息職業 技術學院副校長許志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喀什地區巴楚縣童夢幼兒園 園長艾米拉古麗·阿不都、江西省南昌市啟音學校校長張俐、西安交通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燕連福先後發言。
“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号獲得者、“時代楷模”中的教師代表、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最美教師等全國優秀教師代表,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教育部直屬師範大學負責同志等參加會議。
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體學習時強調
加快建設教育強國 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
新華社北京5月29日電
中共中央政治局5月29日下午就建設教育強國進行第五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教育興則國家興,教育強則國家強。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戰略先導,是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支撐,是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的有效途徑,是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礎工程。 要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主動超前布局、有力應對變局、奮力開拓新局,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以教育之力厚植人民幸福之本, 以教育之強夯實國家富強之基,為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複興提供有力支撐。
清華大學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就這個問題進行講解,提出工作建議。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認真聽取了講解,并進行了讨論。
習近平在聽取講解和讨論後發表了重要講話。他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堅持把教育作為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作出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重大決策,推動新時代教育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格局性變化。我國已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教育體系,教育現代化 發展總體水平跨入世界中上國家行列。據測算,我國目前的教育強國指 數居全球第23位,比2012年上升26位,是進步最快的國家。這充分證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是完全正确的。
習近平強調,我們要建設的教育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強國,必須以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為根本保證,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目标,以服務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重要使命,以教育理念、體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現代化為基本路徑,以支撐引領中國式現代化為核心功能,最終是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習近平指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是教育的根本問題,也是建設教育強國的核心課題。我們建設教育強國的目的,就是培養一代又一代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培養一代又一代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可堪大用、能擔重任的棟梁之才,确保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後繼有人。要堅持不懈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鑄魂育人,着力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引導學生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永遠聽黨話、跟黨走,矢志奉獻國家和人民。堅持改革創新,推進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提高思政課的針對性和吸引力。提高網絡育人能力,紮實做好互聯網時代的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識形态工作。
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把高質量發展作為各級各類教育的生命線,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教育強國,基點在基礎教育。基礎教育搞得越紮實,教育強國步伐就越穩、後勁就越足。要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推動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基礎教育既要夯實學生的知識基礎,也要激發學生崇尚科學、探索未知的興趣,培養其探索性、創新性思維品質。要在全社會樹立科學的人才觀、成才觀、教育觀,加快扭轉教育功利化傾向,形成健康的教育環境和生态。建設教育強國,龍頭是高等教育。要把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學和優勢學科作為重中之重,大力加強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和國家重大戰略需求推進科研創新,不斷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和人才培養質量。要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促進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不斷提高國民受教育程度,全面提升人力資源開發水平,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習近平指出,要把服務高質量發展作為建設教育強國的重要任務。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具有内在一緻性和相互支撐性,要把三者有機結合起來、一體統籌推進,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倍增效應。進一步加強科學教育、工程教育,加強拔尖創新人才自主培養,為解決我國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供人才支撐。系統分析我國各方面人才發展趨勢及缺口狀況,根據科學技術發展态勢,聚焦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動态調整優化高等教育學科設置,有的放矢培養國家戰略人才和急需緊缺人才,提升教育對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貢獻力。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推進職普融通、産教融合、科教融彙,源源不斷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大國工匠、能工巧匠。
習近平強調,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要堅持系統觀念,統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堅決破除一切制約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思想觀念束縛和體制機制弊端,全面提高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把促進教育公平融入到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各方面各環節,縮小教育的城鄉、區域、校際、群體差距,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更好滿足群衆對“上好學”的需要。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符合中國實際、具有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加強教材建設和管理,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和價值導向,用心打造培根鑄魂、啟智增慧的精品教材。教育數字化是我國開辟教育發展新賽道和塑造教育發展新優勢的重要突破口。進一步推進數字教育,為個性化學習、終身學習、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和教育現代化提供有效支撐。
習近平指出,要完善教育對外開放戰略策略,統籌做好“引進來”和“走出去”兩篇大文章,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資源和創新要素,使我國成為具有強大影響力的世界重要教育中心。要積極參與全球教育治理,大力推進“留學中國”品牌建設,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經驗、發出中國聲音,增強我國教育的國際影響力和話語權。
習近平強調,強教必先強師。要把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作為建設教育強國最重要的基礎工作來抓,健全中國特色教師教育體系,大力培養造就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合理、充滿活力的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弘揚尊師重教社會風尚,提高教師政治地位、社會地位、職業地位,使教師成為最受社會尊重的職業之一,支持和吸引優秀人才熱心從教、精心從教、長期從教、終身從教。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引導廣大教師堅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養紮實學識、勤修仁愛之心,樹立“躬耕教壇、強國有我”的志向和抱負,堅守三尺講台,潛心教書育人。
習近平最後強調,建設教育強國是全黨全社會的共同任務。要堅持和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不斷完善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部門各負其責的教育領導體制。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始終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在組織領導、發展規劃、資源保障、經費投入上加大力度。學校、家庭、社會要緊密合作、同向發力,積極投身教育強國實踐,共同辦好教育強國事業。全黨全國人民要堅定信心、久久為功,為早日實現教育強國目标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