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自古就有“耕讀傳家”的古訓,中華民族“耕讀文化“源遠流長。所謂“耕”,即從事農業勞動;“讀”,即接受文化教育。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堅持“耕”與“讀”相結合的生活方式,在農業勞動之餘,拿出書來學習,成為古代學子的一種常态與夢想。如《圍爐夜話》中說:耕所以養生,讀所以明道,此耕讀之本原也。在今天,新的耕讀教育是“耕”與“讀”彼此關聯、相互激發、共同創造的過程。需要身體力行的勞動教育,形成知行合一的實踐觀念。耕讀教育也是豐富而深入的文化教育,通過深層文化精神的闡釋與激發,厚植青年學子的家國情懷、擔當精神和文化自信,陶冶道德情操、養成健全人格。
一,活動内容
本期同學們根據上期的創作積極接詩,可以選取以下優秀作品中有關“端午”“父親”“畢業”“青春”四個主題的上半句,創作相應七言律詩或絕句的下半句,備注班級姓名學号以及所選的具體詩句發送到指定郵箱。工作人員将在每個詩句選取2-3個最優回答在下一期推送中給予展示(自己不能接自己的詩句,可以接别人的詩句),凡參與者符合原創并且主題内容合理将給予第二課堂活動加分,大家快來積極踴躍地接詩吧。
第一期優秀作品展示:
端午部分
1.惆怅佳節思親處,粽香飄飄愁未休。
2.艾葉青青粽飄香,龍舟競渡水中央。
3.雄黃看盞浴蘭香,遊龍競渡鼓聲揚。
狂潮激蕩皆不畏,披荊闖險汨羅江。
父親部分
1.父愛如山峻且峨,風清月朗曆蹉跎。
2.曾為意氣少年郎,今被重擔壓肩膀。
單背如山雙臂廣,祝君福澤伴身旁。
3.白首能依老父親,藥爐丹鼎足怡神。
床頭稚子能延客,庭下幽禽解喚人。
畢業部分
1.光陰難将價值陳,明眸方識未來珍。
2.青蔥歲月似流沙,轉眼離歌送晚霞。
3.數聲莺啼數離情,聊贈細柳别蘭亭。
自是西風不同時,濃雲西區見日晴。
青春部分
1.熱血自強夢飛揚,心懷憧憬志氣昂。
前路茫茫未可量,少年長志意未央。
2.青春歲月似長河,激浪奔騰逐夢歌。
萬裡長空飛羽翼,雄心壯志與天博。
3.青春如歌繞指柔,歲月輕舞不言愁。
壯志淩雲心不懼,揚帆遠航展風流。
二,活動時間
2024年6月15日-6月18日
三,活動對象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全體同學
四,參與方式
參與者完成作品後,将作品于6月18日晚6點前以郵件的方式發送至郵箱:
“端午” “父親”主題發至:
1469920655@qq.com
“畢業” “青春”主題發至:
wxz666888_999@qq.com
五,注意事項
1.要求作品原創、切題且正能量。
2.詩的格式為七言絕句或七言律詩。絕句全詩四句,每句七字;律詩則為八句,每句七字;押韻嚴格,通常隻押平聲韻且不能出韻;講究平仄。
3.郵件标明班級姓名學号和所選主題的具體上半句詩句。
六,獎勵機制
成功參與且符合要求的參賽者給予第二課堂加分。
有意向參加此系列活動的同學請加入QQ群,若有任何疑問可在QQ群内提問。

青春,應在推進農業強國建設的火熱實踐中綻放強國之花。我們要堅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積極推進新時代耕讀教育新探索新實踐,踐行“勤耕重讀”理念。讓我們共同參與有關“耕讀文明”的對詩活動,晴耕雨讀,品味文明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