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不居,時節如流。轉眼間,世界仿佛變成了一張潔白無瑕的信紙,到處都被雪覆蓋着。每一朵雪花都像一枚文字,簌簌落下,蓋在地上,鋪成了專屬于冬天的樂章,奏響了北方獨有的浪漫。大雪至,寒意濃,皚皚白雪妝點萬物,銀裝素裹分外妖娆。
大雪節氣
大雪,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21個節氣,更是冬季的第三個節氣,标志着仲冬時節的正式開始。《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大雪,十一月節,至此而雪盛也。”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氣溫逐漸下降,雨雪天氣增多。大雪節氣與小雪節氣一樣,都是反映氣溫與降水變化趨勢的節氣,它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

物候現象
中國古人将大雪分為三候:“一候鹖鴠不鳴;二候虎始交;三候荔挺出。”是說此時因天氣寒冷,寒号鳥也不再鳴叫了;此時是陰氣最盛,所謂盛極而衰,陽氣已有所萌動,老虎開始有求偶行為;“荔”為馬蘭草即馬蘭花,據說也能感受到陽氣的萌動而抽出新芽。

節氣養生
俗話說“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大雪是進補的好時節,冬令進補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促進新陳代謝,使畏寒的現象得到改善。中醫認為,大雪時節應當順應自然界閉藏之性,養精蓄銳,為來年做好準備。因此,大雪養生應注重“藏”,即藏陽、藏精、藏神。此時宜溫補助陽,可适當多吃性屬溫熱的食物,有助于禦寒。

節氣習俗
大雪節氣風俗之一就是腌肉。俗語叫做“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節氣一到,家家戶戶都要忙着腌制“鹹貨”。“未曾過年,先肥屋檐”,無論是家禽還是海鮮,用傳統的制作方法,經過層層工序,最後挂在屋檐下晾曬幹以迎接新年。在我國北方地區,在大雪的時候,民間還有吃饴糖的習俗。

冰嬉活動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有“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自然景觀,南方也有“雪花飛舞,漫天銀色”的迷人圖畫。到了大雪節氣,河裡的冰都凍住了,人們可以盡情地滑冰嬉戲。冰嬉也稱為“冰戲”,是一項古代的文娛活動,将體育鍛煉與傳統文化結合,“冰嬉”盛行于清代,每年冬季八旗兵都會在“冬至”到“三九”進行“跑冰”,清代的乾隆帝和慈禧太後,冬月經常觀賞冰戲。

那一片片紛飛回旋的雪花,承秋黃、啟綠意,将一片天地裝扮成夢幻世界, 掩蓋了塵世間的喧嚣和浮躁。它代表了一個輪回的終結,也是新輪回的開始。繁華落盡,大雪已至。讓我們以一顆素簡之心,期待一場雪落,邂逅最美的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