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秋季的第五個節氣。鬥指戊;太陽到達黃經195°;在每年公曆10月7日-9日交節。寒露,是深秋的節令,幹支曆戌月的起始。 寒露是一個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進入寒露,時有冷空氣南下,晝夜溫差較大,并且秋燥明顯。

寒露以後,北方冷空氣已有一定勢力,中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制之下,雨季結束。受冷高壓的控制,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從氣候特點上看,寒露時節,南方秋意漸濃,氣爽風涼,少雨幹燥,北方的東北、西北地區已呈現冬季景象,千裡霜鋪、萬裡雪飄,與南方秋色迥然不同。寒露傳統習俗主要有賞楓葉、吃芝麻、吃螃蟹、飲秋茶等。

寒露時節,天氣常是晝暖夜涼,晴空萬裡。中國大陸上絕大部分地區雷暴已消失。元代文人吳澄編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将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

寒露過後,天氣寒冷,同學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适度經受些寒冷有利于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是也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換季穿衣服别換得太快,最好厚薄搭配,以保暖為主,“不穿單衣”也是寒露養生的重要一點。在起居上,更要合理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