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人才培養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人才培養 >> 本科生教育 >> 培養方案 >> 應用生物科學專業 >> 正文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應用生物科學專業課程介紹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

   發布時間:2021-02-25         浏覽次數:

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應用生物科學專業課程介紹

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

Soil and 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

課程編号:03600141x

适用專業:應用生物科學

總學時數: 32      

總學分:   2

課程類型:專業限選課

先修課程:微生物生态學、微生物生理學

大綱主撰人:徐傑

内容簡介

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中心問題是研究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動及其對土壤肥力和土地生産力影響的科學技術,它是農業科學的一門分支學科,是農科和土地生産學科學生的一門專業課選修。本課程着重介紹土壤和水體微生物,拟從全球生态系統的高度,從促進農業生産發展的角度,以物質循環為主線介紹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理生化過程、作用功能和生态環境;另一方面重點介紹了有關的微生物綜合利用,如廢棄纖維素利用,沼氣發酵,特别着重微生物處理污水、降解殘留農藥、微生物對污物的轉化等環境淨化問題。

教學大綱

課堂講授部分

(一)分章節列出标題、各章節要點及授課時數

第一部分:緒論                                                        2學時

知識單元: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研究内容及其發展曆史和研究現狀。

知識點:1.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意義、研究内容和任務(理解,核心)

2.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發展曆史和研究現狀(理解,核心)

第二部分:土壤與環境微生物學基礎理論                                  4學時

知識單元:土壤環境和土壤中的微生物;水體環境和水體中的微生物

知識點:1.土壤中的微生物 (理解,核心)

2.土壤中微生物的數量和分布 (理解,核心)

3.土壤微生物的營養型 (理解,核心)

4.土壤中的細菌、放線菌和真菌 (理解,核心)

5.測定土壤微生物數量和生物量的方法 (運用,核心)

6. 水體環境及水體中的細菌及其分布 (理解,核心)

7.水體富營養化 (理解,核心)

第三部分:微生物學技術在環境修複治理中的應用

知識單元:纖維素類固體廢棄物的降解;農藥及有毒元素污染的微生物作用;生物修複;環保型微生物制劑                                            4學時

知識點:1.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理解,核心)

2.纖維素水解酶 (理解,核心)

3.利用纖維素酶開發利用纖維素廢棄物(運用,核心)

4.農藥在土壤中的持留性 (理解,核心)

5.農藥對土壤微生物的影響 (理解,核心)

6.幾種農藥的微生物轉化 (理解,核心)

7.微生物的降解質粒及其應用 (理解,核心)

8. 生物修複的類型和原理(理解,核心)

9.環保型微生物制劑類型及其特點(理解,核心)

(二)教材與主要參考書

1.王家玲等.《環境微生物學》(第二版)

2.陳珊等. 《微生物學實驗指導》

教學大綱說明

一、教學目的、課程性質及教學任務與其他課程的關系,所需先修課程。

本課程是按應用生物科學專業教學計劃制定的重要專業課。土壤和環境微生物學的主要任務是了解土壤和水體微生物,掌握土壤和水體中微生物的種類、數量分布、生理生化過程、作用功能,重點掌握應用功能性微生物治理環境污染的綜合利用。修此課程前應先修微生物學、微生物生理學。

二、教學要求及選編教材的依據。

通過本實驗學生基本掌握普通微生物實驗方法,操作技能,為後續課程奠定好基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使學生明确各實驗方法的重要性,作用及應用範圍;通過實驗加深理論課的理解;要求學生獨立完成各實驗;撰寫實驗報告。

三、教學環節和教學方法。

本課以課堂講授的方式進行,采用多媒體等現代化教學手段輔助教學。課堂教學與學生的課後複習、讨論及專題講座相接合,并注意通過各種渠道保持與學生的聯系,随時了解他們對教學的意見和要求,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

四、改革思路和說明。

及時更新和增加現代教學技術方法和手段。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