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崇德 尚學 敬業 創新

新聞動态

新聞動态

當前位置: 網站首頁 >> 新聞動态 >> 正文

生态學專業2024年實習圓滿結束

   發布時間:2024-07-07         浏覽次數:

前後曆時兩周,生态2101班、生态2102班、農資2181班、環科2101班、環科2102班、環工2101班以及環工2102班等8個班級,近200名學生在系主任周東興教授、教學主任甯玉翠副教授、輔導員王昊老師和實驗員李傳寶老師的帶領下,先後前往賓縣、肇東、海倫、鶴崗等地,完成了《生态工程實習》、《農業生态學實習》和《生态學綜合實習》。

6月28日,學生們來到《生态工程實習》的第一站——黑龍江博能綠色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農業有機廢棄物的綜合治理開展實習。在博能環保工程師林星訊的帶領下,學生們深入車間,先後參觀學習了高溫好氧堆肥發酵工藝和厭氧發酵技術。在稭稈預處理單元,一部分經過撕碎、破碎揉絲環節後,由輸送皮帶及稭稈進料器輸送進入厭氧發酵罐,進行厭氧發酵處理,另一部分稭稈經過稭稈壓塊機加工成塊後,可為生物質鍋爐提供生物質壓塊,實現廠區所需供熱。在厭氧發酵單元,将廢棄物在厭氧的環境下進行充分的攪拌與發酵,經過固定的發酵周期,産出的沼氣經過淨化提純作為清潔能源BNG,沼渣與沼液亦可作為有機肥産出。學生們從工作原理、介質、提純系統配置、能耗以及維護檢修成本等方面,對比了加壓水洗法、酰胺法、膜分離法和變壓吸附法在實踐操作過程中的應用效果差異,彌補了課堂教學的不足,拓展了實踐知識領域。

657D81

6月29日,學生們來到了黑龍江海倫農場國家級現代農業生産示範基地,開展《農業生态學實習》。海倫站副站長郝翔翔博士向同學們詳細介紹了海倫站在黑土保護利用、生态監測、農田生态長期定位試驗等方面所取得的研究進展以及新品種選育、玉米稭稈還田、保護性耕作、肥沃耕層構建等農業新技術的研發情況,并帶領同學們參觀了土壤樣品儲藏室、實驗室、氣象觀測場以及長期定位試驗。同學們對各項觀測和試驗内容都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就專業問題與海倫站工作人員進行了深入探讨。海倫站作為中國生态系統研究網絡中唯一的黑土農田生态系統觀測和研究野外台站,學生在海倫站不僅學習了野外科學研究的先進技術和方法,開闊了視野,還讓他們深刻體會到了野外科研工作在自然科學研究以及滿足國家需求中的重要意義,加深了對所學專業的了解和熱愛。

7月1日,生态學專業21級和農資2181班近70名學生奔赴黑龍江省太平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和黑龍江嘟噜河省級自然保護區,開展為期4天的《生态學綜合實習》。生态學2014屆畢業生,原太平溝自然保護區負責人高振宇熱情地接待了師生一行。太平溝自然保護區位于鶴崗市蘿北縣境内,是以界江森林生态系統及其珍稀野生動植物資源為主要保護對象的森林生态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太平溝自然保護區森林生态系統保存完好,保護區内河流縱橫,生物物種多樣性豐富,是小興安嶺北坡森林生态系統的縮影,是一個天然的物種基因庫,又是中俄邊境地區大型野生動物遷徙的重要通道,也是我國北方邊境地區森林生态系統的典型代表,具有很高的保護價值和科學研究價值。在此次實習中,學生以“踐行生态文明,丈量生态廊道”為主題對保護區内植物物種、昆蟲物種進行了調查,并測定土壤基本理化指标,就如何開展自然保護區的建設,進行了探讨。

黑龍江嘟噜河省級自然保護區是動植物重要的栖息地、繁殖地和遷徙坐标區。保護區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是丹頂鶴、白枕鶴、東方白鹳、大天鵝等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及瀕危鳥類的遷徙停歇地和坐标區。保護動物有46種,國家Ⅰ級保護動物4種,國家Ⅱ級保護動物20種。帶領學生們觀察嘟噜河自然保護區築巢引“鹳”,東方白鹳逐年增多的“回歸現象”,切身體會黑龍江省在保護區實施退耕還林、補充水源、恢複植被、資源監測、清山巡護等一系列環保舉措的必然結果,引導學生們感受黑龍江省從生态大省邁向生态強省,号召學生們為生态文明建設貢獻力量。

7月6日,學生們來到國家級生态農場(2023年):和裕生物工程技術開發有限公司試驗基地園區。産業園遵循“整體,協調,循環,再生”生态工程原理,形成集産學研教育基地、科技展示、觀賞、采摘、娛樂為一體的生态旅遊文化教育産業群,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伟德国际1946源于英国校外合作導師王國慶擔任園區總經理。學生參與蚯蚓生物高效處理糞污及稭稈等農業廢棄物産業生産過程,切實感受農業産業循環鍊的拓展。園區培育生态循環條件下的健康蔬菜水果,包括“南果北移”、中藥材及特色農産品種植等。其中種植的荔枝、黃皮果、香蕉、檸檬、柚子等熱帶水果給學生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選擇。


Baidu
sogou